索引号 | 765471314/2021-00008 | 发布机构 | 市公积金中心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关于印发《杭州公积金中心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
|||
|
|||
杭公积金〔2021〕5号 各处室(部门)、各分中心: 现将《杭州公积金中心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贯彻落实。 杭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2021年1月11日 一、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杭州公积金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求真务实、锐意进取,持续推动住房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业务指标平稳增长,年度目标完成良好 2020年全市(不含省直,下同)新开户单位23272家。新开户职工54.59万人,创历史同期新高。缴存额525.45亿元,同比增长13.90%。提取额394.52亿元,同比增长20.46%。发放个人贷款5.12万户,贷款发放额288.70亿元,同比增长22.88%。其中,发放异地贷款2454笔,贷款金额16.7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7.48%、46.22%。住房消费额683.22亿元,同比增长21.47%。截至2020年底,缴存余额1016.13亿元,贷款余额962.23亿元,贷款率94.70%,贷款逾期率0.07‰。 (二)以提能增效为重点,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1.落实支持政策纾困。疫情期间,阶段性支持政策落实落细。中心结合实际制定阶段性支持政策和操作细则,做好政策精准宣传、政策全面解读、政策兑现衔接等工作,助力复工复产。全年共受理申请降低缴存比例企业2232家,涉及职工14.59万人,累计减少缴存金额8.41亿元;受理申请缓缴企业1180家,涉及职工3.66万人,累计暂缓缴存金额1.55亿元;11.69万人享受租赁提取支持政策,租赁提取总额10.97亿元,其中提高限额标准新增提取额1.61亿元;共受理审核5919名受疫情影响借款人“不作逾期处理”申请,涉及贷款余额24.9亿元。阶段性政策到期后,继续在完善政策、扩大制度普惠性上下功夫。推进实施自主确定缴存比例政策,全面贯彻落实浙建金监〔2020〕56号文件精神,实施省内购房提取“全省通办”、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提取、支持老旧小区改造、提高租赁提取限额、授权商业银行开展信用贷款增值服务等政策。 2.深化跑改提升效能。中心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减材料、提效率上下功夫,公积金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一是便捷缴存企业有力。将缴存登记纳入商事登记“开办企业”一网通办平台,完善网厅送缴自助缴款功能,拓展结算资金缴纳方式,实现企业建缴证明线上“一站式”办理。二是支持“一件事”改革有为。配合完成公务员职业生涯全周期管理“一件事”改革,完善住房补贴、企业员工招聘退休、人才引进等“一件事”办理流程,实现申报信息一张表、集成整合一平台、高效办结一次性的联办机制。三是提升信贷服务效能有效。继续推进贷款“零材料”全程网办模式,通过扩大贷款数据共享、完善电子影像系统、全面推行电子用印等,进一步提高贷款办理质效。 3.完善渠道便捷服务。一是线下业务就近办理。健全“线下办理就近跑”便民、快捷服务体系。主城区各服务网点实行双休日无差别业务办理,增设银行网点业务办理渠道,将办事服务延伸至乡镇(街道),依托农商行网点实现全市就近办业务全覆盖。二是群众诉求及时回应。发挥热线专席作用,建立亲清D小二队伍在线解答、回应群众诉求。热线客服全年服务群众48.3万人次,一次性解答率99.99%,亲清在线D小二客服3120人次。三是贯彻《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要求,研究推进个人信息查询、出具贷款职工缴存使用证明和退休提取三项“跨省通办”事项。 (三)以数字赋能为支撑,聚焦平台功能提升 1.助力城市大脑建设,推进智慧公积金应用。积极推进公积金驾驶舱和多维指标体系建设,组织完成驾驶舱设计、指标API系统开发,顺利上线数字驾驶舱。搭建多维指标体系,做好分析型数据库建设,实现决策分析系统上线试运行。启动“易贷”场景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社保、租购房交易、商业贷款、法人库信息、公积金等数据,进行信贷业务流程再造,搭建移动端线上贷款服务大厅,目前已完成场景界面开发、数据架构设计工作。 2.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推进公积金高质量发展。坚持主动融入,贯彻落实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战略合作,优化公积金异地互贷政策,压缩3项申请材料,对长三角地区来杭申请公积金贷款的职工,无需提供公积金缴存使用证明、近一年公积金缴存明细及户籍地家庭住房情况证明,大幅提高异地贷款办事效率。参与共建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优化长三角地区公积金异地贷款管理,通过“一网通办”平台查询,办理异地贷款业务817笔。承担长三角地区共建住房公积金融通机制课题,开展跨区域融资创新理论研究。 3.助力服务平台搭建,推进数字公积金建设。中心以公积金数字化转型为牵引,积极参与浙江政务服务2.0、省建设厅“数据高铁”、杭州市“亲清在线”等平台建设。今年完成浙江省政务服务2.0平台29项权力事项上线,确保“亲清在线”平台公积金应用建设,公积金线上业务办理渠道继续拓宽。目前,缴存单位和缴存职工可通过网上办事大厅、浙江政务服务网、浙里办、杭州市“亲清在线”平台、杭州城市大脑APP、杭州办事综合自助机等多种线上渠道办理公积金业务,公积金服务进入“刷脸办”“零材料”“无纸化”“零跑腿”时代。 (四)以强化管理为抓手,夯实制度发展基础 1.强建制扩面,促公积金缴存增长。坚持柔性措施与刚性执行相结合,深化“源头、宣传、信用、执法”相互融合,实施源头引领建制、宣传助推建制、信用促进建制、执法保障建制的工作机制。创新宣传方式,通过杭州日报专版、支付宝生活号剧场形式等集中宣传和微博微信网站日常宣传相结合。全年中心微信公众号共发布信息505条,“自动答疑”系统解答网友疑问3.42万人次、微信公众号粉丝34.17万人,年增长粉丝约4.64万人;新浪和腾讯微博发布信息1159条;网站累计发布信息947条。推进建制扩面工作新举措,完善分中心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建立建制量化考核与资金使用挂钩机制。进一步深化与委托银行合作,制定实施建制扩面考核办法,充分发挥委托银行作用,加强源头催建催缴工作。全年建制扩面缴存人数稳步增长,为公积金制度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2.强依法行政,促公积金法治化管理。以建设法治政府为契机,全方位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在重大行政决策管理、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推进法治公积金建设。夯实执法三项制度实施,启用音像询问室,实现执法案件从受理到调查全过程记录,完善执法系统建设,案件证据材料全电子化采集,启用执法电子印章,实现执法文书电子化管理。创新公积金欠缴纠纷化解机制,积极与法院合作,共建设立行业首家“住房公积金微法庭”,打造诉源治理“升级版”,提升治理效能取得实效,获得住建部肯定。全年共完成立案957件,调查取证785件,制发责令限期纠正违法行为决定书138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36件,结案460件,仅发生1起行政诉讼。 3.强高效管理,促公积金规范化服务。一方面委贷银行管理再深化。完善委贷银行考核办法,加大委贷银行日常考核,实施排名通报机制,严格落实办事时效和质量要求。实施委贷银行从业人员准入机制,规范银行人员管理。另一方面业务规范再加强。深入推进业务规范办理,调整统一全市业务操作,健全窗口经办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制度要求,提升业务管理能力,防范业务操作风险。 (五)以风险防控为重点,筑牢安全运行底线 1.着力防范资金流动风险。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形势,加强全市资金统一运行管理。统筹资金规模分配和调剂管理,开展资金使用规模跟踪分析,动态做好资金测算、分析预警、缺口调剂、动态平衡等工作,确保资金高效安全运行。全年实施存量公转商贴息贷款业务80亿元,拓展资金来源,满足职工贷款资金需求,实现贷款无轮候。同时进一步完善存量公转商贴息贷款业务,实行与LPR价格挂钩一次确定价格规模、分批转让的新机制,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改进存款竞争性存放管理,首次尝试区间金额招标和区间存放方式,提高竞争性存放效率。启动资产证券化工作,开展多轮调研,制定杭州资产证券化实施方案。 2.着力防范资产风险。加强楼盘准入管理,严格执行结顶放款政策和抵押放款制度,开展项目常态化跟踪评估和风险排查,防范楼盘交付风险。加强逾期贷款催收,妥善处理阶段性政策实施与逾期贷款处置,降低逾期率水平。全年新处置不良贷款8起,完成法院判决7起,清收13笔贷款。以维护缴存职工合法权益为出发点,继续推进公积金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妥善处理应对“公积金贷”网络事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间,中心共制止骗提157人次,查处违规骗提职工48人次,追回骗提款项共计354万元,移交公安机关处理1起,列入失信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23件。 3.着力防范网络安全风险。制定网络安全工作计划,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委托第三方测评机构对业务系统进行等保测评,确保网络数据安全、系统稳定运行。落实数据目录编制工作,完善公积金公共数据目录。全年按要求完成业务系统数据编目,实现数据目录化、目录全局化、全局动态化。推进核心业务系统迁云工作,启动异地容灾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信息系统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4.着力防范政策业务风险。扎实推进电子稽查工作,实行常态化管理,通过加大风险隐患疑点排查,梳理制定整改措施,进行分类处置,加大整改力度,取得良好成效。落实住建部、省建设厅部署,做好公积金监管系统试点工作。全面配合专项检查、巡察、审计工作,督促问题整改落实,确保中心政策合规、管理规范、资金安全。 (六)以服务大局为目标,锻造作风过硬施工队 1.理论学习夯实思想基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市委全会精神,学习"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以理论中心组学习为引领的学习制度体系,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重点、学习形式和具体要求。 2.机构改革凝聚组织合力。根据市委统一部署,中心积极落实事业单位改革各项工作。做好改革方案、三定方案及分中心机构编制等制定,完成转隶人员确定、事业法人登记变更等工作,顺利完成机构改革。积极开展干部选任培养工作,开展职务职级并行和干部选任。制定《关于实施中心年轻干部2020-2021年培养锻炼工作的通知》,激发干部内在动力。 3.内部管理助力克难攻坚。抓好重点关键工作推进,建立中心重要事项督办机制,做到有部署、有落实。整理风险防控点和操作流程要点,编制《行政财务内部控制手册》。结合公积金业务特点,制定《廉政风险清单》和《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制度目录清单》,常态化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动态调整廉政风险主体责任清单,建成岗位为点、流程为线、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筑牢廉政防线。 4.志愿活动持续全面开展。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参加一线防控,中心90余名党员干部累计参与基层一线疫情防控近400人次。扎实开展“助万企、帮万户”,创新“1+7”服务模式,组建服务小分队,成立联合党支部,开展常态化驻点服务。 二、2021年工作计划 2021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心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开拓创新、履职尽责、服务大局,继续推进住房公积金事业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为助力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扩大职工住房消费、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聚焦改革,全面推进管理优化。一要坚持“普惠民生”目标,贯彻“创新政策促消费”要求,稳妥扩大制度覆盖面,改革完善公积金政策制度。二要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形势,做好调控政策调研和储备,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保持拒贷整治工作常态化,发挥公积金贷款主渠道作用,支持职工合理住房消费。三要坚持“先行先试”要求,挖掘资金潜力,积极参与制度改革试点任务。落实监管试点要求,完成政策报备、违法违规查处报备及风险排查反馈等工作,实现在线实时动态非现场监管,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开展利用住房公积金支持租赁住房发展试点工作,制定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实施。四要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完善依法行政各项制度建设;加快执法系统二期建设,搭建处罚系统和分中心执法系统平台;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微法庭”作用,打造公积金纠纷诉源治理的行业窗口。 (二)聚焦转型,全面提升服务绩效。一要继续贯彻《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单位登记开户等五项“跨省通办”事项落地。二要加快推进城市大脑“易贷”应用场景建设,优化电子合同线上签约平台、公积金E贷大厅,打造公开透明、标准规范、便捷高效的一条龙公积金贷款服务,提升职工办事体验感和满意度。完善公积金决策系统应用,建设数据挖掘平台,拓展公积金跨行业多维指标体系,提高风险防范和决策支持能力。三要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继续落实一体化战略合作,充分使用“长三角购房提取异常警示项目”等,实现从产证信息共享、业务信息共享向管理信息共享提升。四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拓宽服务渠道,打造24小时在线政务服务新模式,制定实施统一服务标准,研究应用在线客服,启动智能机器人全天候解答,有效推进信访“源头减量”。 (三)聚焦机制,全面夯实制度建设。一要完善建制扩面机制。坚持“源头、信用、宣传、执法”建制工作机制,统筹把握好维权维稳与企业纾困、促进发展之间的关系,扩大制度覆盖面。开展杭州公积金制度宣传,扩大制度影响力。二要增强资金风险防范机制。积极推进实施资产证券化,破解流动性不足风险,降低融资成本,建立可持续的融资运作平衡机制;加强内控管理,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意识,规范政策执行和业务管理。三要完善资产安全机制。加强贷款风险防控,严格楼盘和中介管理,防范项目交付和资金监管风险;重视逾期贷款催收,保持贷款逾期率低水平。四要完善数据管理安全机制。建立健全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机制,组织开展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评估,完善数据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安全巡检和应急处置。推进数据运营管理能力建设,加快实施异地容灾平台和公积金政务云平台建设,完善项目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管理。 (四)聚焦党建,全面打造一流队伍。一要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结合建党100周年,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在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二要强化作风效能建设。加强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升,树立争先创优意识,进一步推进机关效能作风建设和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努力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公积金干部队伍。三要强化思维转变。结合机构改革,推进工作机制、服务内容改革,充分激发职工的创新活力,鼓励探索创新,攻坚克难。推崇实干精神和务实作风。四要强化量化监督。细化考核任务要求,动态关注完成情况,完善重要工作督办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深落细落实。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