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政策法规 > 其他文件
索引号 765471314/2025-000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  号 杭公积金〔2025〕3号 成文日期 2025-01-10
发布单位 杭州公积金中心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含住房)

杭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25- 02- 06 09: 30 浏览次数:

一、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杭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国家、省、市决策部署,攻坚克难,敢作善为,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作用,持续完善缴存、使用、管理和运行机制,为杭州降低缴存人居住成本、构建租购并举住房制度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一)围绕主责主业,夯实公积金制度基础

2024年,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杭州住房公积金各项业务指标承压增长,缴存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制度支持作用充分发挥,资金运行效益持续提升。

缴存方面,全市(不含省直,下同)实缴单位18.75万家,比上年增加1.16万家;实缴职工342.19万人,比上年增加7.50万人;缴存额843.05亿元,比上年增长5.67%。截至12月底,缴存余额1792.20亿元,比上年增加191.58亿元。

提取方面,全市提取额651.47亿元,比上年增长9.46%。其中购建房、偿还贷款本息、租赁住房等住房消费类提取占比88.89%。

贷款方面,全市发放个人住房贷款258.76亿元,比上年减少12.91%。截至12月底,贷款余额1568.34亿元,比上年增加127.15亿元;贷款率87.51%,比上年下降2.53个百分点;贷款逾期率0.073‰。

资金方面,全市住房公积金业务收入52.14亿元,业务支出30.59亿元,实现增值收益2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1.37%。上缴城市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补充资金14.16亿元,历年累计上缴81.98亿元。

(二)优化使用政策,发挥公积金制度作用

1.优化信贷政策,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一是5月放宽家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优化首套房认定政策口径。按要求自5月1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二是10月发布实施“提高贷款额度,统一首付款比例、调整首套房认定、放宽贷款期限、优化可贷住宅类别和贷款额度上浮”一揽子政策,降低缴存职工贷款负担,进一步发挥信贷支持作用。三是支持保交房,督导委贷银行做好保交房项目配套融资,推动项目交付,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全年发放保交房项目个人公积金贷款2.18亿元。

2.围绕“春雨计划”,降低新市民、青年人居住成本。一是提高租赁提取限额标准至2000元/月,实施新市民、青年人全额提取每月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全年无房租赁提取129.36亿元,比上年增长58.56%,其中新市民、青年人占比35.81%。二是扩大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从1月1日起实施缴存使用新模式,取消缴存门槛,优化基数和比例灵活申报机制,实行与单位职工同等政策力度,增设支付宝等缴费方式,通过增强制度吸引,加强宣传引导,全年新增建缴1.7万人,累计开户4.28万人,实现“愿缴尽缴”。三是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增公积金支持保租房试点项目5个,优化押金减免、按月转租等优惠举措,简化租赁住房提取业务流程。实施购买保障性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15%和提取支持政策,继续做好试点利用公积金发放项目贷款准备工作。

(三)强化缴存管理,扩大公积金制度受益面

1.完善“五位一体”举措,推进单位规范缴存。一是坚持“源头引领、宣传助推、信用促进、执法保障、部门协同”长效建制,强化政府“公共服务七优享”目标考核,开展建制扩面百日攻坚行动,完成省委“七张问题清单”巡察整改销号。二是深化归集业务银行委托合作,助推住房公积金建制扩面,修订完善委托银行考评制度,提高建制扩面考核比重,加强跟踪督导。

2.构建“多元治理”机制,提升行政执法质效。一是积极推动建立基层共治风险监测机制,加强与市场监管、人力社保等部门协同,开展定向催缴,点对点“精准”宣传,督促单位依法依规建缴公积金。二是深化和解止纷,将公积金纠纷调解切入行政执法程序,建立案前调解机制。组建专业化调解队伍,委托律师团队开展公积金纠纷调解工作,发挥律师法律专业优势。2024年受理执法案件4277件,比上年增长53.29%,调解结案1153件,调解成功率38%,有效化解欠缴纠纷。三是提升执法水平,优化行政执法模式,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完善行政执法系统,建立案件分派和协办机制,促进行政执法公开透明、合法规范,中心行政执法做法被纳入住建部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经验做法清单发文推广,在“全国住房公积金大讲堂”作经验交流。

(四)注重风险防范,守住安全运行底线

1.保障资金运行安全。一是加强流动性管理。继续推进住房公积金贷款资产证券化试点,创新交易所储架发行模式,全年储架30亿元,于9月、11月分两期各15亿元发行,支持租赁和首套购房,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其中第2期优先A1档3年期、A2档5年期发行票面利率为2.09%、2.24%。研究实施贷款率90%的资金运行锚,适时分批置换转回公转商贴息贷款64亿元,完善资产证券化与公转商贴息贷款为补充的融资运作模式。二是加大贷款逾期催处。加强省市财政部门的沟通,推进贷款呆账核销,保持风险准备金的合理计提。进一步强化银行、中心和法院三级催处体系,加大银行考核和法院协同,在房地产市场风险防控压力增大的形势下,压降逾期率仍保持低水平。三是开展骗提套取治理。加强线上业务套取甄别和复核监管,严控小面积、低总价、高频交易二手房购房提取,打击非法中介;联合综合执法、交通、市场监督等部门,开展网约车、共享单车、楼宇电梯轿厢小广告整治行动,维护公积金管理秩序。

2.强化数据安全管理。一是成立数据质量提升工作专班,组织开展常态化数据质量自查,开展批量数据专项整改,有效推进数据治理工作,被纳入住建部数据质量提升经验做法清单。二是强化数据共享协同,充分运用市监、民政、公安等部门数据批量核查、数据核验,提高采集数据准确性,推进存量数据核验。三是健全中心密码应用体系建设,构建“密码安全一体化”防护体系,实现SSL VPN、协同签名、动态密码、签名验签等密码综合应用,获杭州市商用密码应用优秀案例二等奖。

3.健全内控内审机制。一是建设“三道防线”体系,以防范风险、强化管理、提升服务为导向,形成以业务办理为第一线、业务管理和风险管理为第二线、内部审计为第三线的风险防控“三道防线”,实现了风险管理的全覆盖。二是构建审计制度规范体系,在省建设厅的指导下,结合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审计实践,制定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完成省内首套内部审计方法标准编制,形成具有公积金特色、体现数字审计特点的制度规范体系。三是加强内部审计数字化建设,搭建内审稽核数据平台,加强数据分析技术支撑,完善数字化、智能化风险防控模型和风险疑点的闭环管理,建立大数据审计常态运行机制,开展内审流程系统功能需求分析和新增内审模型、视频智能识别、OCR等功能开发,形成承载风险防控模型输出结果、实现审计全流程管理的数智内审系统框架。

(五)坚持改革创新,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1.推进模式改革,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建成全市个人住房贷款集中运行平台,持续完善平台功能,构建服务前台、运行中台和管理后台的贷款三级运行模式,打造“购房贷款”全生命周期生态链。二是改革归集自办模式,结合“大小委托”模式优势,引入归集银行服务机制,将更多事务性服务性事项委托给银行,完成改革方案制定。筹建公积金归集业务运行中台,推进工行、建行公积金业务办理网点建设,做好日常业务运行管理。

2.深化数智赋能,推进公积金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推进信创系统建设,成立深化信创领导小组及专班,制定信创项目管理制度,引入全过程审计监督,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立项和招标。初步完成核心系统需求说明编制。二是持续优化“一网通办”,聚焦群众反映难点堵点,整合原网厅相关功能,完成政务2.0个人账户设立及封存、单位变更、单位综合查询等功能自主开发。三是创新公积金政务增值服务,联合试点合作银行,在浙里办“浙里金融”专区推出面向缴存人的公积金专属贷产品,进一步满足缴存人多元化需求。自8月上线以来累计发放贷款超66亿元,服务获得2024年“数据要素X”大赛杭州站“智慧赋能奖”。

3.优化政务服务,满足多样化办理需求。一是注重政策精准宣传。梳理分析公积金咨询、信访热点难点问题,收集缴存单位、职工意见建议,对热点问题进行“靶向宣传”,在微信公众号设立“政务网操作指南”专区,策划“手把手教你办公积金业务”系列宣传,深入宣传各类惠民政策和便民举措,全年微信公众号发布政策信息515篇。二是健全咨询服务体系。畅通“12345”“12329”“在线服务”等咨询服务渠道,推出智能机器人客服“杭小金”,进一步提升在线客服智能水平。积极实施信访源头减量措施,建立“客服人员+业务部门+合作银行”三方联动机制,精准实施电话分流,优化短信推送模式,有效应对信访咨询压力,自8月实施减量措施以来,中心各渠道信访咨询量实现全面下降,较7月最高峰下降38.25%,信访源头减量成效明显。截至目前,“12345”转办事项按时答复率、省政务网转办事项按时答复率、在线客服满意率实现“3个100%”。三是提升窗口服务便利度。树立“金心为民”服务理念,提高柜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精简业务流程,压缩办理时间,提高服务效率,健全与缴存职工的沟通机制,有效满足缴存单位及职工的需求。

(六)聚焦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干部素质

1.深化党建品牌建设。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制度。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轮训暨党员冬训,充分利用主题党日、学习强国、书香机关、“金心为民”党建学习园地等载体抓实抓紧经常性学习,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魂。二是优化整合党支部设置,新设退休干部党支部,规范开展支部换届选举工作,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持续擦亮“金心为民”党建品牌,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三是强化宣传舆论引导,加强阵地管理,强化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和党员干部思想状况分析研判,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网评员队伍建设,组织业务培训和实战演练。

2.强化工作作风建设。一是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三个突出”抓部署、“三个坚持”抓学习、“三个结合”抓成效。将个人学习、集中学习、交流研讨、专题辅导贯通起来,通过多种形式分层分类组织开展学习教育。组织党员赴拱墅区青年清廉馆、皋亭孝廉文化园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活动,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二是优化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修订财务、印章、资产、采购等制度,组织编印政策制度汇编,提升内部管理质效。完成中心办公室调整优化,提升办公环境,规范办公秩序。三是加强干部日常管理。组织实施干部职级晋升工作,协助做好分中心领导班子成员选任工作。修订完善因私出国(境)、考勤、先进文明处室评选等制度,提升机关服务效能。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是优化调整内设机构。调整完善中心内设机构职能配置,新设内控管理处(法规处),撤销服务管理处,更名调整监管稽查处和归集管理处,加强全市一体化协同和业务统一管理,强化内审监督职责,增强监管稽查力量。二是建立干部轮岗机制。全年实施2批次干部轮岗,合计21人次,破除“人岗固化”,激发干部活力。积极选派干部参加“干部点将培养一线攻坚”“专业能力提升成长营”等平台活动,提升干部职工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三是强化干部职工教育培训。组织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调研,制发《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心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丰富“金心潜学”大讲堂形式和内容,全年开展19期大讲堂学习。举办全市2024年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住房公积金业务高质量发展研修班、住房公积金“岗位练兵·强质提能”知识竞赛,组织参加全省住房公积金“岗位大练兵·行业大比武”竞赛并荣获团体二等奖。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杭州公积金中心将准确把握住房公积金发展的新形势,围绕“广覆盖、强保障、重服务、提能力”的要求,以改革优化政策制度和业务管理模式为重点,持续扩大制度受益面,更好发挥住房公积金在实现共同富裕和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中的积极作用,助力缴存人实现“住有宜居”,推动杭州住房公积金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一)突出缴存规范管理,确保制度平稳运行

一是通过完善执法监督、信用柔性监管、多方联动机制等,促进单位合规缴存,推动制度向职业劳动者广覆盖;同时结合经济形势,积极研究政策举措,推进破解企业历史欠缴问题。二是深化欠缴纠纷多发综合治理,结合归集模式改革,增强纠纷调处队伍力量,提升调处质效和执法能力,妥善应对案件快速增长压力。三是扩大灵活就业人员缴存,完善使用政策,强化宣传引导,实现“愿缴尽缴”,推动更多新市民纳入制度覆盖范围。

(二)突出制度作用发挥,保持制度优势和生命力

一是优化使用政策,适应金融信贷和房地产市场形势,发挥公积金政策导向和功能,研究放宽提取、运用贴息等措施,优化涉及公积金的住房交易流程,更好满足群众住房需求,促进消费,助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二是加大租赁支持,扩大保租房合作范围,探索支持市场租赁房,优化按实提取政策和合作模式。三是支持保障房建设和城市有机更新,为购买保障房和旧房改造职工提供贷款支持。

(三)突出风险防范控制,守好资金安全底线

一是健全资金流动性管理,根据市场住房需求变化,统筹资金流动性阶段性过剩与不足,持续完善证券化和公转商为补充的融资运作平衡机制,在满足资金使用需求的同时,持续降低资金成本。二是加强贷款安全管理,完善贷款抵押物价值评估机制,加强逾期贷款催收,完善处置措施,发挥贷款征信作用,统筹资金安全和“保交房”要求。三是推进三级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聚焦资金、运行、信息等领域,加强内控内审,完善数智内审系统,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新机制。

(四)突出业务模式改革,提升管理服务能力

一是加快归集模式改革,构建服务前台、运行中台和管理后台的归集三级运行模式,深化贷款集中运行平台建设,促进业务一体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快数字化发展,建成新一代智慧公积金信创系统,打造数字公积金杭州样本。深化存量数据治理,完善网络和数据安全体系建设。三是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贯彻住建部《住房公积金服务规范标准》,深化缴存、提取、贷款等应用场景和一件事服务;拓展缴存全周期管家式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和客户满意度;扩大政务增值化服务,实现委贷银行全覆盖。

(五)突出干部能力建设,激发队伍内生动力

一是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促进党建和业务融合,提升全市住房公积金从业者的政治执行力和团队合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进作风,更好推动履职尽责和干事创业。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执纪监督,筑牢风险防控底线,确保资金和人员安全。三是持续推动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培训管理,开展干部轮岗交流、职务职级选任,加快年轻干部培养,优化干部梯队建设,不断提升队伍专业化能力。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